Mindset(中譯:心態致勝)
圖片取自博客來
今天看到書的前三分之一,但是忍不住要來跟大家分享書中的內容。這本看名字跟外表很容易被埋沒那些講成功的商業書籍中,但是這本可是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權威 Dr. Carol Dweck 的研究成果阿!他也有在 TED 發表過演講,是很值得看的一本書!
他把人的心態分成兩種: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教授的觀察來自一群面對難題的十歲男孩
面對費解謎題時,一位十歲男孩把椅子往前拉,搓揉雙手,咂嘴喊道:「我愛挑戰!」另一個孩子在為難題傷腦筋時,抬起頭,露出愉悅表情,自信地說:「你知道嗎?我原本就期待這會很有教育性!」
教授把人分為這樣的兩種心態。
對定型心態的人來說,他相信他自身的素質是天生、無法改變的,那人要不就是聰明要不就是不聰明,失敗意味著不聰明。這種心態使得自己需要一再的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聰明的。若是你有一定程度的智力、一種特定性格、一種特定品性,你最好證明你自己是聰明的,不然就大事不妙。
成長心態剛好相反,這些人認為可以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的幫助,培養或是加強個人的素質。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資質、興趣跟性格可能各自不同,但是大家都可以透過努力進而改變成長,他們樂於接受挑戰並拓展自己的領域。
反應
兩種心態的人面對同一件糟糕的事情反應有所不同,定型心態的人會認為自己被否定、是個失敗者,但他們在面對失敗之前都跟成長心態者一樣的樂觀。成長心態面對同樣的事情,同樣會有低落的情緒反應,但是除了情緒反應會開始思考要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境,他們知道可以藉由努力的方式幫助自己,他們面對挫折跟失敗的態度相當坦然。
定型心態者他們不相信一些對於冒險及毅力的格言,例如,失敗為成功之母。對他們來說,失敗只不是一再的證明了他們的資質差與不聰慧。人們對於風險與努力的看法源自於他們的基本心態,成長心態的人重視自我挑戰的價值與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定型心態的人不喜歡挑戰與努力,因為他們認為人的特質是不變的,努力沒辦法改變什麼,他們很快就會畏懼挑戰,並認為努力的人都像是笨蛋。
低努力
研究發現,有定型心態的青少年對於資源的運用,不是用於學習,而是用來保護自尊。他們在學校中的主要目標,除了讓自己看起來比較聰明,另外一個就是儘可能的不費力。這些人會試圖降低自己努力的程度,好讓考試無法真正測驗出他們的實力,進而讓自己有理由看起來不愚蠢。但在成長心態的學生看來,停止嘗試努力是無法理解的,這絕對是一段探索自己喜歡什麼、學習新科目,並思考將來想做什麼的好時機。
天份
書中也談到關於藝術天份,有些人可能不需要怎麼努力就可以畫的很好,但有些人總是不論怎麼嘗試努力就是無法開竅。書中談到一個例子,是一些人在去上某個課程前都拙於繪畫,但是在掌握方法之後,他們都可以畫出一定水準的畫作來。因為大多數人不了解繪畫的構成要素,繪畫的重點不在於繪畫技巧,而是在於如何『看』,在於感知光影的變化、邊緣輪廓與空間關係。有些人能夠在生活中掌握這些方法,其他人則是需要下功夫去學習他,但只要掌握方法,人人都可以做的到。
讚美
書中提到,讚美一個人的「能力」,與讚美一個人的「努力」會得到不一樣的效果。實驗結果顯示,讚美一個人的能力,會讓他認知到自己的成功來自於自身的能力,所以需要繼續保有這樣的能力,但是這樣使學生進入定型心態,後續即便測試同樣難度的題目,表現就不如前次好。如果讚美一個人的努力,會讓他認知到這次的成功是來自自身的努力,所以他們也更願意努力更富挑戰性的任務。
讚美一個人的能力,使他們拒絕了富挑戰性的任務,他們儘可能的不想暴露缺點、使才能遭受懷疑。這使得他們更願意嘗試作弊、撒謊來確保他們的成功。對那些被讚美很努力的學生來說,困難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是失敗並不意味著他們的不聰慧,他們更能享受挑戰所帶來的樂趣。
負標籤
負標籤也會在這個地方發揮作用。作者陳述到自身高中的數學成績非常好,但後來遇上了一個認為女性就是不擅長數學的老師,接著,作者的數學成績就下滑了。在刻版印象中認為女性是不擅長數學與科學的,這樣的負標籤會讓人們產生種種分心的想法,即便是一名女性與多名男性在同一間教室,都會讓女性的數學成績下滑。但這並不是對所有人都這樣,他只對定型心態者有影響,當人們認知到素質是不變的,那麼刻版印象就會發生作用。在定型心態下,好評跟負標籤都會發生作用,但是在成長心態下,卻可以不受影響,他們不相信永遠的低劣,他們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便可以迎頭趕上。
這邊大致摘要了書中前三分之一的內容,如果大家有興趣,請取找書來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