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概來到了要做出決斷的時候

事發是昨天跟老師們的對話
基本上就是有三位老師要留我下來念博班
有我們老師跟師母還有一位老師的朋友

我大概解說了我的研究,老師們想繼續發展我的研究,並且寫成研究計劃

(老師們):你畢業後來我們 lab我一定收你!!

…(猶豫)…

確認

喜不喜歡唸書

老師們有問到我喜不喜歡唸書這件事
老實說,我滿喜歡唸書的
甚至買了很多教科書 (都是傳說中的聖經本)
也買了很多閒書 (很多是科普或是資訊相關書籍)
很喜歡看開放式課程
從大學時期會自己上coursera訂閱課程自己看 (雖然到現在還沒看完)
涉獵範圍有點大:電磁學、量子力學、相對論、線性代數跟抽象代數、機率模型、最佳化理論
資訊相關的有Agile method (敏捷開發法)、機器學習跟資料探勘、資料庫、作業系統、編譯器等等
到現在擴張到心理學跟經濟學
只要是科學相關的都很好,從易懂的科普書籍到艱深的教科書理論都把他當閒書看

有沒有能力

有沒有做研究的能力 (應該說潛力)
這件事也被提出來問
也被我們老師肯定了
基本上做研究的能力不外乎:

  • 問一個好問題 (找到問題或定義問題)
  • 想解法
  • 解他
  • (重複循環)

從我碩一進來不知道方向,跑去找老師問問看有什麼可以做
拿到一個方向,自己找相關的論文看,自己找可以用的data
雖然第一次的嘗試並沒有成功,但是他引入了更重要的方向跟主題
然後也是做到有點小成果,但是看了看不滿意
自己又把結果翻掉重新來,這樣前前後後,我現在的成果大概是第三次了
自己找論文的過程中學到了別人如何找到一個好問題、如何嘗試、如何思考

經歷

面臨人生的問題目前也不知道怎麼解他
畢業,有兵役問題、就業問題、人生方向的選擇
這些都無關對錯,也無從去做最佳化

面試

其實看了很多朋友的當兵心得
不外乎"在國軍的訓練中並不會學到新的東西,反而教你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躲避責任、逃避上級的指令"
然而環境不受改變,只能服從跟改變自己
如果這說是社會的樣貌的話,那我寧可不要活在這個世界上

考慮各種條件下,我選擇去替代役或是研發替代役
相對來說,我更願意付出自己的力量去服務社會,如果可以運用我的專業的話就更棒了
所以先去找新創媒合會找公司,當中有我喜歡的或是可以發揮我的專業的
不過他們都因為沒有開研發替代役的缺而成為遺珠

教育

也在FB上看到均一教育平台的徵人廣告
一開始引發我注意是因為蘇文鈺老師的推荐
他是我在成大時候很欣賞的老師,而且老師也對我的期末專案給了很高的評價
而老師現在正在推廣偏鄉兒童的程式教育

教育,我一直有再關注政府的教育政策跟底層教育的現況
所以老師一開始推廣這個計劃的時候我剛決定要北上念研究所
不然我一定留下來陪老師一起推這個計劃
而現在我有看到我可以改變台灣教育現況的機會
即使均一教育平台並不是營利機構,可以支付的薪資不高
但是這樣有意義的事情我願意做

價值

在思維上我認為我跟一般人很不一樣
就找工作來說,擁有自由的時間會比支付多少薪資的priority高
當然大多數人都把薪資看的最重要
對我來說,我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擁有自由時間才能為自己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當附加價值到達一定程度就可以成為主要價值
當然不希望台灣老闆讓有創造性能力的人才去做機械性工作,並且支付較低的薪資,用以往的管理學管理
(以往的管理學之所以會奏效是因為他的對象是機械性工作的人)

問題

對我來說,找工作不只是找工作
既然老闆找來人才,就是希望可以幫老闆解決問題
所以站在解決問題的角度,我的選擇有下面這幾個:

  • 解決基礎生物的學術問題,以後可以應用在癌症跟其他疾病的預測與治療上,基本上我的研究就是解開基因跟癌症祕密的那把鑰匙
    • 投入學術界,念博班
  • 解決台灣教育現況的問題,這個的影響會從台灣的底層開始革命,要改變台灣社會的既有價值觀
    • 追隨蘇老師或是均一教育平台
  • 解決軟體開發的問題跟客戶需求的問題
    • 幫軟體公司開發軟體賺錢

說實在,我不知道第一個跟第二個誰比較重要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談了很久,不僅台灣,美國跟歐洲也再談論這個問題
以往教育改革的重點是放在教育體制跟師資上面
但是社會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比起學校的老師,家長對於小孩教育的影響更大
家長從小孩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小孩,教孩子怎麼選擇、怎麼做事,建立他們的價值觀
教師,是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教育從業人員,然而家長並沒有
只要有繁殖能力,有錢養小孩就可以當上家長
我們沒有辦法訓練家長從一個壞的家長變成一個好的家長
我們始終都沒有把焦點放對地方

要改革的不是體制、不是老師,而是家長的價值觀

牽涉到家長的價值觀這塊,就直接連動到社會的整體價值觀跟氛圍
簡單說,如果不改變社會既有價值觀的話,就無法改變家長的價值觀,也無法改變教育現狀
如果從事教育,不處理社會價值觀的問題的話,永遠不會成功

既有價值觀

社會的價值觀含有多過的偏見跟倫理道德問題
舉例:在阿德勒心理學中表示,世界上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也就是所有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人際關係中有上對下的關係,還有水平關係
上對下的關係容易使人際關係崩解,解法就是將上對下的關係轉化成水平關係
什麼是上對下的關係?就是君臣 (老闆對屬下)、夫婦、父子等等關係,具有從屬關係的特質
為什麼從屬關係不好?因為這樣的不對等造成命令的一方通常不必付任何的責任,然而責任會落到執行的人身上

父母要求孩子唸書,站在父母的觀點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但是孩子的未來是孩子要自己負責
如果父母嚴加管制,讓孩子去唸書,當然孩子就自然討厭唸書這回事,也不覺得考高分是因為父母的逼迫
反而覺得有唸書又考低分,他花了大半的時間唸書 (痛苦),又無法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將這怪罪到父母身上
阿德勒心理學說:決定要不要唸書是孩子的課題,父母一旦干涉了這個課題會讓關係變糟,因為課題導致的結果會回到孩子身上,父母完全不用對這件事負責

然而上對下的關係普遍存在在中華文化影響所及的範圍內,包括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
這是社會價值觀所存在的問題之一,也是需要改變的點之一

教育是一場注定由下而上的革命 – 肯.羅賓森

教育問題已經不單單是教育的問題而已,是牽涉到社會價值觀的問題

方法

Google的出現,導致人們重新看待資訊的態度,就像電力一樣
在電線跟電力網路建立以前,要取得電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現在因為網路跟搜尋引擎的發達,人們要取得資訊非常容易
這種變遷之下,會造成人們的生活方式或價值觀改變,像是出門不需事先查好地圖,你只要有手機有無線網路
每個劃時代的事物都可以造成人們的價值觀變化
那是不是參與g0v或是非營教育事業會是一個契機呢?
這一樣是利用事物的變遷設法對價值觀產生影響的方法

後記

對我來說,有沒有能力勝任某項工作件事完全不是問題,也不是會成立的問題
學術研究來說,已經有老師認証過了
教育部份,沒有什麼勝任不勝任的問題

最後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我到底要決定做什麼
這不是客觀理性的分析題
這是主觀的喜好選擇題